路面設計的出發點是通過合理的設計方法保障道路在設計使用年限內能夠提供安全、舒適、快捷的服務。然而,目前我國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在繁重軸載負荷和密集交通的情況下日漸出現裂縫、沉陷、龜裂等不同程度的損壞,這是路面設計務必要重點控制的損壞類型。隨著改性瀝青的使用,路面結構強度的提高,這些損壞也越來越少,有些已經不再出現。從我國瀝青路面設計指標分析來看,自建國以來縱觀各個公路柔性(瀝青)路面設計規范,無論是在設計方法和指標方面的思想,都是一脈相承,千篇一律,都以路表彎沉作為主要設計控制指標。其實隨著高速公路建設不斷的規范,不斷的發展,此設計指標拙見出現諸多的局限性。所以,假如按照傳統理論來加強路面結構設計管理是沒有效果的,甚至有時還適得其反,可見突破傳統舊觀念,把握新時機對癥下藥才是良方。
1、路表彎沉指標的適用性——鄭州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設計
路表彎沉在我國的瀝青路面規范中也是路面設計的一個關鍵性控制指標。當今重載交通時代,路表彎沉顯然已經無法適應在路面設計的要求,尋求新的瀝青路面設計控制指標在所難免,并且是刻不容緩的首要任務。
瀝青路面結構設計與材料設計指標的相容性
現今,我國瀝青路面的結構設計與路面材料設計由于種種原因基本上是相脫離的。路面材料的抗壓模量和設計取值,水泥穩定粒料等千差萬別,例如同屬廣
東省的廣肇、佛開高速他們的公路設計值居然能相差1100MPa。對于同種材料(6%水泥穩定碎石或石屑)在相同施工水平和要求條件下,設計取值的差異過大,嚴重影響路面施工質量,同時在設計上、經濟上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2、瀝青路面合理結構型式的分析——鄭州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設計
早期我國高速公路的瀝青路面由于初期建設費用較低,選材不當,普遍存在車轍、水損害、開裂、泛油等早期破壞嚴重的現象。其主要原因與瀝青混合料均勻性差、材料質量良莠不齊、施工質量達不到要求、養護不及時等因素有關,與路面結構組合設計本身存在缺陷也存在一定關系。我國瀝青路面結構自身特點明顯,這是我國國情所決定的,也是公路建設發展歷史的必然結果。
鄭州瀝青路面施工